母校香港大學於環保路上帶領潮流,成為香港首間向膠樽水說不的大學。由港大校園可持續發展處籌劃的「Ditch Disposable」行動,透過針對校園內膠樽水和其他即用即棄器皿的使用以達至源頭減廢的效果。行動的第一炮瞄準容量為一公升或以下的膠樽水,務求令其盡快絕迹於港大。校園內的餐廳、飯堂、超市和飲品售賣機將會於今年七月一日起停止出售容量為一公升或以下的膠樽水。行動亦廣邀各個學系與部門積極參與,希望他們承諾停止購買容量為一公升或以下的膠樽水,並停止於學系或部門舉辦的會議或活動中向參加者提供膠樽水。為協助各學系與部門坐言起行,該行動亦製備了「撲水」工具包,協助各學系與部門內負責採購和活動統籌的同事作出符合永續原則的飲水安排。
逾千飲品膠樽殘留鶴咀
為了令師生們有機會親身見證一下塑膠廢物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傷害,港大校園可持續發展處特別於上周六舉辦了一次沙灘清潔行動(圖)。二十多個港大學生和教職員來到位於香港島東南端的鶴咀,冒着凜冽的寒風在那個距離鶴咀海岸保護區不到十分鐘的腳程的垃圾灣上執膠樽垃圾。作為合辦團體「撲水」的創辦人,我亦有幸參與其中。垃圾灣名副其實,佈滿各式各樣的塑膠垃圾和電子廢物。憑着大家的努力,我們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就撿到數以千計的飲品膠樽,據目測當中超過一半以上為膠樽水的空樽。其中有參加者拾得陳年屈臣氏蒸餾水膠樽一個(見上圖),樽上印有最佳食用日期為1997年3月15日,即是說這個可憐的膠樽已經落入無間地獄足足二十年……
別到鶴咀海岸保護區去
執完膠樽,大家來到位於鶴咀海岸保護區旁的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由研究所內的專家向我們講解塑膠垃圾(特別是微膠粒)對海洋生態造成了什麼傷害。研究所的所長向我們介紹研究所的歷史和工作之餘,亦提到近年鶴咀海岸保護區成了旅遊熱點,遊人如鯽,對專家們的研究工作構成了嚴重的影響。讓我大膽奉勸各位準備去鶴咀海岸保護區遊玩的市民,別去那裏打擾專家們的研究了,不如改道前往垃圾灣執膠樽垃圾吧。
原文於明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