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邀請到專家 — 啊花姐姐和大家分享如何設計遊樂場。啊花在大學時修讀園境建築,因此對於公園和設施的設計有所認識,當她知道小朋友希望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遊樂場時,表示很樂意分享相關知識,更用心地準備了一些外國的例子。
小朋友很用心地聽啊花姐姐講解,設計的四大步驟:了解、構思、實踐、展示。
說到公共遊樂場應具備的元素,不少小朋友都可以說出「安全」、「共融」、「好玩」、「與大自然連結」等等。
當看到一些外國公共遊樂場的相片,小朋友都大呼「哇!」、「好正!」、「原來有得咁玩!」、「咁都得?」,啊花希望小朋友不要被香港的公園設計局限,其實一組遊樂設計可以結合創意,做出不同主題,色彩繽紛,好看又好玩的形式。在倒模式以外,遊樂場可以有千變萬化的可能。
聽完專家分享後,小朋友需要在社區中心內找回預先收好的各種元素,再將它們分類。當然他們也要向大家講解為什麼覺得這個元素屬於這個類別。我們發現小朋友真的有用心去聆聽剛剛的分享。
「家長」是共融的元素,因為家長帶小朋友到公園玩時,家長也是遊樂場的使用者,應該設有讓家長可以休息的地方。
「聆聽」被貼在中間,因為一方面具備聲音元素的設施可以促進兒童感官發展,另一方面,聆聽各方面意見也是社區參與的重要元素!
經過今天,小朋友又對設計遊樂場有更深入的認識!感謝啊花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