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由香港字型」?
「自由香港楷書」是由一群香港長者啟動的開源項目。以香港人造香港字為口號,推動跨世代與跨界別的合作。
依據香港教育局《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2007年版的書寫要求及修改台灣全字庫楷體而成,現時版本完成字詞表內4762字。
2015 年,我們團隊與香港創意開放科技協會(HKCOTA)合作,展開一項開源大型合作項目,過程中我們聚集了一群對中文字型關心的朋友,因而出現了「自由香港字型社羣」。
我們開設長者造字班,教授長者操作開源造字軟件「Fontforge」修改台灣開源字型,並將技術、經驗分享,讓大眾接觸了解中文造字。
我們希望透過長者起動,與年青人共同合作,打造屬於香港的共享中文字型。
點解要「造字」?
「香港字,不單是政府的頒布,更是三十多年來香港本地研究的結果。」
我們日常使用的字型寫法為台灣標準,但香港政府早於八十年代時藉著「中文字」的問題與不同院校的學者研究,並頒布了香港中文字的寫法,以方便老師教授學童中文字。
但時至今日,香港並未有一套開源、且跟從香港教育局指引的中文電腦字型可供大眾使用。經過我們這一年的努力,已完成了四千多個小學生常用字,而最終目標是能完成二萬多字的完整中文開源楷書字型。
做什麼社會創新項目?
我們平時使用的字型為台灣字型,但香港教育局有自己一套字型,不論在筆劃及寫法上,對比台灣字型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八十年代已有《香港常用字字形表》作規範,部份字跟我們慣常的寫法,甚至電腦輸入法都有出入,可是教育局政策混亂,要求小學教科書要用楷書印製,卻又不免費開放合乎規範的楷書字體予大眾,因此老師們根據《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教授中文字,而家長使用台灣電腦字型來教中文字,小朋友的功課因而經常被老師送上「大交叉」。
有見及此我們利用台灣全字庫的開源楷書,透過 Fontforge 把筆劃差異改造成《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的「香港字」。這年內老友記的義務付出,已完成了 4000 個按香港教育局字型要求的楷書,老友記們經過幾個月的練習,現在對操作貝兹曲線及控制點節都做得有板有眼,在苦練、在校對、在指導討論下,一起為香港造一套屬於香港的中文字型,最終目標是為自由香港字型完成 20000 個中文字。
這個項目需要公眾的支持及參與,我們參與了2016年的「香港造節」(Maker Faire Hong Kong 2015),藉此推廣予年輕人讓他們接力。
聯絡我們
我們的目標是完成兩萬字,所以很需要你的支持和參與!
歡迎聯絡團隊,凝聚力量,繼續開發。
如有任何查詢或意見,歡迎與我們聯絡。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地址:新界葵涌和宜合道22號1樓101室
電郵:free.hk.font@gmail.com
電話:2423-5489
Whatsapp:6096-2684
聯絡:何淑貞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