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冇好奇,發起人點解會整一個實體分享站出黎?其實部份靈感源自下圖呢個櫃。
話說發起人其實暫時喺德國生活中,呢個叫「GIVEBOX」嘅櫃, 就喺發起人屋企嘅附近。所有人都可以將家中多餘物資放出黎,又或者可隨便拿走。(睇到呢度,大家有無覺得似曾相識呢)
呢個櫃都幫咗發起人唔少。發起人新搬來時拿過碗碟啦;得閒無事做就拿走件衫去當布車一點小物品;有時又搵到d 好書;過聖誕節,不想特地花錢買裝飾,都在這找到不少。不過當你一直「取」嘅時候,亦都會有想「擺」的衝動,尤其......每次買錯野的時候(喂)(講事實)所以其實發起人都擺過唔少野落去。每次經過見到有人拿走,都會有種莫名的開心。雖然我唔啱用姐,但唔代表其他人都唔啱?「己所不欲,物施於人」,似乎都唔係啱得哂(?)起碼我自己都拿過好多其他人「不欲」嘅野。
這個Box 我觀察了很久,它從來沒有太多或太少物品的情況出現。而且,上面一條規矩也沒寫。所以發起人得出了這結論:原來靠只靠自律是可行的。
後來,當發起人想到要在香港搞這活動時,一直以這個櫃為參考。德國的整個food sharing campaign裡,也有一種有食物分享站的,叫做「Fairteiler」。不過,發起人其實還未有緣親身見到。(另一種形式是用Facebook,直接約交收)所以這個GIVEBOX便代替了Fairteiler,讓我親身感受到與人分享物資的樂趣。
發起人相信香港人有這種素質,可以讓這種概念生存。只是要像這個櫃般豎立在街頭?現在還有點難想像。
不知道香港會不會有街上滿是這些櫃的一天?擺食物的也好,擺物資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