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維修香港-關懷社區服務隊」結合了社工、街坊、學生和維修師傅等有志之士,透過探訪,以免費的義務性質,提供包括 家居維修,手機維修,電腦維修,油漆,水電,接駁電線,小家電 等服務及其他社區服務予街坊認識,以關顧社區內的弱勢社群,凝聚社區。
「維修香港-關懷社區服務隊」亦藉著交流的機會,聆聽街坊的所需所想,將其問題與民生政策連繫,最終將民生與民主不可分割的理念帶出,喚醒公民參與的力量。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維修香港,係一個全100%義工營運及全100%靠市民捐款運作的民間組織。2015年成立初期,組織每個月使費都是成員自掏荷包,當時只需應付印刷宣傳單張和購買維修零件等開支,但從2016年起,租用位於土瓜灣鴻福街的「土家故事館」地舖,需額外負擔每月8,000元的租金洗費,獨力難撐,開始在七一進行大型籌款支持團隊開支。七一是維修香港全年唯一一個籌款活動,是組織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其餘時間依靠個別小額捐款支持。

維修香港面對的挑戰
每個星期四,維修香港都會分成小隊到附近洗樓、幫街坊維修家電——作為一個望能喚醒大眾民主意識的傘後組織,他們亦會藉入屋宣傳民主理念,如呼籲居民登記選民、討論時事等。
「我們維修的不只是家電,更是維修人和社區的關係。」-「維修香港」成員Max

平日落區,週末落場
「在維修香港這裡你有位置可以介入,一起探訪維修、做文宣、去遊行。在孤單的時候找到信念相近的同伴。」
其實自成立以來,除了每星期的維修落區,不管大大小小的遊行都會看到維修香港成員的身影。「傘後那幾年是社會運動的低潮,大家無力感很重......我們也只是希望盡力做,每次遊行我們這班人都維持一齊出來。」
維修香港也邀有請街坊一起遊行,「會不會有些人想去遊行,又找不到同伴?可能因為與家人意見不同,身邊朋友又對時事漠不關心」,出了post後,果然有不想獨自遊行的街坊加入,更有朋友因此開始長期參與維修香港。維修香港相信不少人雖然有工作、家庭等各種考量,但只要給予一個契機及多一點點的支持,就會願意再多行前一步。
除了參與遊行外,維修香港努力將議題帶入社區,例如在街站做一些簡單的民調,讓街坊在白板上貼磁石表態,然後再作溝通民宣。2019年運動期間做的街頭民調,開初白板上貼滿一面倒「反對」修例的意見,成員看見這樣的情況,擔心想貼「贊成」修例的街坊會不好意思表態。「我們把貼反對的磁石拿走,重新開始民調,結果真的有一些街坊去貼贊成修例」,這打開了一扇窗口去與不同立場的街坊溝通,去跟他們解釋修例的利害,而不只是純粹表態。
後來在7月1日立法會衝突之後,社區的黃藍對立是越來越明顯,有些街坊會覺得示威者太暴力,後來又有一段時間,社會氣氛相當凝重,網上一直傳有人要做死士。那時維修香港嘗試讓社區的衝突降溫,設計了「家和萬事興」的單張,寫著「其實我們彼此素未謀面,為什麼要以廢老、廢青去稱呼對方。與其花心思去爭吵,何不將時間心思去嘗試溝通,了解對方呢?社區衝突,一起解決」,連續派了一個月,也有不同立場的街坊願意停下腳步與維修香港傾計。「我們嘗試淡化張力去理解對方,希望這樣比較容易去做游說工作,比較容易聆聽我們的講法,我們再跟他們解釋問題所在」,也有街坊7月時看到立法會的衝突很抗拒,但後來溝通後也漸漸明白其實問題出於逆民意而行的執政者。
繼續做揼石仔的工作
這幾年,經歷了潮起潮落,維修香港在社區堅持「揼石仔」,做文宣工作、挨家挨戶的接觸市民,嘗試和社會上較保守或沈默的一群溝通,喚醒更多的人一起同行,努力朝向爭取民主自由的目標。繼續堅持做呢5年來做緊嘅嘢:
義務維修 🧰 民宣入屋🎗️平日社區,週末落場💪 望讓同路人感覺不孤單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ixingHK/
地址:土瓜灣鴻福街16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