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預示﹕新田邊境購物城長做長有?】
細心留意下《2030+》有關新界北規劃的部分,位於新田村路以南及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以北的土地,建議劃作商業用途,這個位置,正是聲稱應付內地水貨客及自由行的新田邊境購物城選址,這個申請,早在2015年9月獲城規會以臨時性質批出,為期三年。然而諮詢文件的建議,是否代表邊境購物城這類商業用途可以「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般長期在新田植根?對當地的社區、交通負擔又會如何?
我們亦需留意的,是邊境購物城的選址,其實是位處「濕地緩衝區」內。根據「濕地緩衝區的規劃意向,指「容許在區內進行適當的住宅/康樂發展,藉以鼓勵遷離露天貯物用途及/或修復部分已喪失的魚塘」,惟當中並無包括商業用途,政府必須釐清建議會否違背后海灣一帶規劃的原意。雖然區內曾批出邊境購物中心的商業項目,然而該申請只屬臨時性質,更重要的是該項目需通過城規會審批後才獲通過,現時的建議或意味著任何商業項目未來都不需先向城規會申請,削弱政府及公眾監察的能力。
--
【唔需要等到2030,文錦渡沙嶺農地已淪陷】﹕http://bit.ly/Shaling
【2030年 綠色環境跨不過】﹕http://bit.ly/2030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