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
這個計劃源於「香港公民」一直以來推動公民參與的主要工作。
我們參考英國公民(Citizens UK)的經驗,不以議題為主導,而是招募義工進行「社區聆聽」,
「社區聆聽」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1)落區聆聽居民對於社區及生活的想法;
(2)組織關心共同議題的居民,持續跟進,推動改變。
從義工與街坊的交談中尋找街坊生活面對的問題,然後舉辦「社區討論會」,邀請不同街坊及基層組織有機會討論彼此訴求,進而找到共同關注的議題,推動改變!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透過組織居民,壯大公民社會的影響力,在社區,甚至在政策上,推動社會改變!
我們提倡這種由下而上組織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推動社會改變,並非創新的方法,但是一種需要持之以恆的介入。
就過往的情況來說,居民個人的公共參與較少,即使個人有公共參與,但較為零散,沒有組織起來,也許導致沒有持續性。
因此,要改變現況,起初階段必須有一班有心參與社區的朋友,投放時間在組織居民的工作上。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參考我們過往的經驗:
【2013-區區一億項目】
在2013年,香港公民就區議會「社區重點項目」的一億元撥款推行「社區聆聽運動」,藉以組織了由多個民間組織團體組成的「深水埗公民組織聯盟」。我們透過聆聽在深水埗區不同背景的居民,找出社區需要、資源及共同的生活願望,加強社區凝聚力,並推動了五個民間方案。最後透過行動成功地促使區議會重新諮詢,並回應我們的方案。
【2015-深水埗民間政綱】
在2015年,香港公民與「深水埗公民組織聯盟」展開了在深水埗區的「社區聆聽運動2015」,當中我們邀請與不同的團體/社群,包括:長者、婦女、南亞裔人士、居住在舊區居民組、失明人士、精神康復者、區內藝術工作者等等。
同時,我們的義務組織者更走訪深水埗不同的聚腳點,合共聆聽了430人收到626個聆聽的心聲。最終,我們經歷了大半年由下而上的「社區聆聽運動」,把收集的意見、心聲、願望…整理成為此份「深水埗民間政綱2015」。在11月7號的民間政綱聆聽大會上,不同社群在台上講出訴求,讓參與聆聽大會的社群、區議會候選人,能聽到社群互相的需要。
最終,在11月22號前,促使了27位候選人簽署並承諾履行民間政綱,而當中有12位候選人將會成為來屆的深水埗區議員。
我們遇到的主要挑戰
- 缺乏資源及人手,未能投放大量時間在組織工作上;
- 缺乏足夠的義務組織者幫助,協助由社區聆聽到維繫小組發展的工作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我們需要:
- 捐款支持(支援「香港公民」組織者的日常工作)
- 義務組織者(由 社區聆聽 到 維繫小組的發展)
我們是誰
「香港公民」是一個以社區組織手法(community organizing),推動組織「公民組織聯盟」(Broad Based Organization),組織社區中不同團體建立民間社會的力量。我們以深水埗區為起點,致力促進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