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文解放角度查經資料庫2.0的設立,是為了:
1) 鼓勵信徒以自身經驗出發查經,由下而上地建立自己的神學,實踐平信徒做神學的信念;
2) 處理經文被挪用為壓抑控制信徒的手段,撫平信徒被聖經權威壓傷的傷口;
3) 認真看待聖經,重新檢視聖經中受君權思想影響的情況,及釋放聖經中的解放力量;
4) 讓聖經成為我們解放的力量來源,而不是維護特權階級打壓人民的工具。
為什麼叫全球中文解放角度查經資料庫2.0?
因為長長的名字,叫起來就像玩急口令一樣,很有趣,讓人一叫這個名字就想到又快樂又釋放的查經。
全球中文:
1. 這個網誌由香港信徒發起,希望全球的中文使用者都能夠以解放角度查經,歡迎按各地的處境和經驗查經,並將查經紀錄。紀錄中請解釋觸發你們查經的因由,對經文新的理解,及帶來怎樣的解放。
2. 有感很多解放角度的查經成果和神學思考以英語記載,因此建立這個網誌,方便中文讀者參考。
解放角度:
我們相信上帝在人民當中,祂把以色列民從為奴之地埃及解放出來,耶穌基督承傳上帝使命把人從僵化的規條中解放出來,基督往往以人民的需要為念,基督宗教最終是讓人有盼望,並活在平等無壓逼的公義社會當中,讓每一個人都活得幸福快樂。
查經資料庫:
只要我們勤力地查經,勤力地做紀錄,慢慢累積,就能把整本聖經查完,建立成一個資料庫,供大家參考,讓聖經不再成為我們的傷痛來源,反而是信仰力量的來源;讓聖經的啟示持續有力地解放受壓逼者。
聖經譯本:
由於創辦這個資料庫的成員多是新教徒,因此這個資料庫中的聖經書卷名字,及所引用的經文,均出自基督新教的聖經,希望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朋友們諒解,非常歡迎你們來一起查經。
2.0:
因為本資料庫乃是建基於網誌︰全球華人解放角度查經資料庫 (http://liberatingbible.mysinablog.com/index.php)**** ****
網絡年代日新月異,傳播與協作的方式也更為平等。因此將資料庫轉為更有利共同協作的方式。
引用須知:
這個資料庫採Creative Commons條款:
署名 (Attribution),亦即只要對方引用作者名字和資料來源,就可以隨意流通,及非商業性 (Non-commercial),亦即作品只供非商業用途的流通。
如果是blog/facebook轉貼,請附上資料庫2.0的link,讓更多人認識這個資料庫,謝謝。
資料搜集須知
在查經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需要工具書或到網上找資料,以了解經文寫作的背景,或某些用字的意思。到底要如何使用這些工具書或網上資料?以下舉兩個案例讓大家思考一下。
案例一:推羅、西頓
在查考馬可福音7:24-30時,你想知道推羅、西頓是怎樣的地方,好讓你想象希利尼人婦人和耶穌之間的權力關係。這時你到網上找資料,找到這句:「此外,推羅不但是一個屬於無恥商人的城市,也是拜偶像和行邪淫的集中地。」
思考題:這句子中,哪些是事實的描述,哪些是評論?
案例二:狗
還是馬可福音7:24-30這段,你想象女兒可能因為母親喜愛狗多過自己才會鬼上身(情緒失控),這時你需要知道到底當地人有沒有把狗作寵物飼養,爭寵之想象才有可能成立。於是你到網上找資料,找到這段:「狗被視為不潔,有說法指在可7:26中,狗隱喻外邦人。然而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埃及,人對狗的看法卻不是這樣,人用狗來幫助打獵,並且崇拜牠。此外亦有指『狗』乃孌童之意。」
思考題:看到這個網上資料,你認為狗在這段經文中應解作哪個意思?
思考結果如何?
**案例一:推羅、西頓**
這句子可分為三部份討論:
1. 「推羅不但是一個屬於無恥商人的城市」,「商人城市」屬事實的描述,「無恥」屬評論。當然我們可以猜想,為何作者形容推羅商人無恥?是因為商人都不誠實做生意?還是猶太人妒忌商人富有所以流傳這個講法?這些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資料才能判斷。
2. 「也是拜偶像和行邪淫的集中地」,「拜偶像」和「行邪淫」皆屬評論。這個小分句充滿評論,這時我們需要將這些評論還原為事實的描述,其實這個小分句讓我們知道的資料,是推羅城人不信奉猶太宗教,因為在猶太人眼中這些非猶太教叫做「拜偶像」;從行文中形容推羅為「拜偶像集中地」,也可能指推羅是有多元宗教的地方。「拜偶像」三字隱含價值判斷,因為猶太人認為「拜偶像(信奉其他神/宗教)」是不正當的。
3. 還需要注意的是,為什麼把「拜偶像」和「行邪淫」連在一起?如果對當時社會背景有些基本了解,會知道當時異教有透過性進行宗教禮儀的做法,即我們常講的廟妓。因此這裏的「行邪淫」極有可能與這些非猶太教/多元宗教儀式有關,而不一定是我們想象的一夜情、性濫交等。要了解這些,我們需要掌握更多有關推羅城市中宗教儀式的資料。
**案例二:狗**
從這段資料中,狗可解作:
1. 外邦人:這是最常聽到的解釋,因此工具書或網上資料中如此提及,並沒有給予我們新的資訊。如果解放式查經是要揭示各種可能性的話,狗解作外邦人是一個可能,同樣狗解作其他意思也是可能的。若看到工具書這樣寫就斷定狗一定是暗喻外邦人,正正失卻我們重新查經的意義。因此越看到這樣的解釋,就越要突破既定的框框,發掘更多詮釋的可能性。其實以照顧基層弱勢的耶穌,應該不會這樣看不起外邦人,反而聖經作者和讀者本身,由於帶有「猶太人要高人一等」的刻板形象,這樣理解狗是外邦人就不足為奇了。
2. 寵物:看到經文中寫著「狗」,應先嘗試按字面解,真的是一條活生生的狗。若狗是寵物,可以令我們以新眼光理解這段經文,只要推羅、西頓等地有把狗作寵物飼養的習慣,女兒與狗爭寵之說就能成立。
3. 作孌童之用的男孩:其實這樣的理解,更能明白婦人的女兒身為何會瘋癲(鬼上身)。可能婦人在家裏蓄養男孩作孌童之用,卻處理不到男童與女兒之間的張力,才令女兒瘋起來。這樣解讀的另一個奇妙之處,是耶穌的反應。耶穌並沒有指責婦人作這樣的宗教儀式,而只針對事情本身(婦人厚此薄彼,女兒因此情緒失控)來處理,體驗了尊重不同宗教或風俗的精神。
列舉這些案例,希望能幫助大家思考如何使用坊間/網上/工具書資料。很多時我們看到這些資料,都夾雜著不同程度的評論。我們需要先分清楚描述和評論,在掌握較堅實的背景資料後,查經時就能基於已有資料,或想象,或推斷其他可能性,或選擇是否認同坊間/網上資料中對經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