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
開始一連四日每天從仙台出發開個半至兩小時車到福島。這天特別要到國道6號一段歸還困難區域,想在行車中直播那裡所見。那段路程的環境輻射較其他地區高,平均有3微希,部份位置有5-6。難以肯定是否幅射影響,手機訊號在那個範圍內總是斷斷續續,令直播無法順利。好在所用器材直播同時錄影,可以事後將片段再分享。
國道6號很大段路程都屬於歸還困難,公路兩旁封了圍欄,住宅有其門而入不得。還有一大片因為幅射而荒廢了的農田。我們在一幅《希望之花》壁畫下停留拍攝。
《希望之花》Happy Flower Project 是 【Arts for Hope】 的項目。【Arts for Hope】是 311 大地震之後成立的組織,通過藝術為地震中受創的心靈帶來平靜,製造交流空間。
農田再沒有農作物,卻有大批塘鵝(猜想是,對雀鳥不懂辨識)駐足,當航拍機在上空飛過,牠們受擾拍翼齊飛,煞是好看。(https://youtu.be/wUl6W4lmR-s)如果附近地區都是歸還困難不知何年何月解封的話,這大片農田恐怕也是永久荒廢。沒有人類霸佔的地方,容易成為野生動物棲息地,因為牠們不懂逃避核幅射,人類走,牠們就來,像切爾諾貝爾那樣。福島政府會監視這地區的野生動物活動情況,而且會抽檢動物,觀察牠們有否受到核污染。然而,曾經下達滅殺令殺掉福島所有牲口的政府,是否真正關心這裡的野生動物?
沿國道6號除了久不久就見到臨時放置輻射土的場地,還久不久看見或大或小的太陽能裝置。核事故後社會突然醒覺以再生能源替代核電,於是大有大做細有細做,也蓬勃了不少裝置太陽能的公司。
國道6號回來,再到小高區拍攝,那裡這晚有一群來自各方的年輕人參加 hackathon。他們是一班工程師、設計師,還有本地的高中生,一起以 app的形式想做些新系統出來。發起人之一的遠藤聖子說,「就像工程師們的文化祭」。其實我分不清楚這群年輕人是因為Hachathon 來小高區,還是因為小高區來參加 Hachathon。無論任何目的,有活動吸引年輕人聚腳,就能使一個地方活躍起來。作為行政機關,應該鼓勵這種活動。遠藤聖子說他們有公務員加入,是個民間和行政單位一起舉辦的。而香港,年輕人想在工廈舉辦活動使其活化,總被行政單位以各種牌照條例限制!
【《311 - 復興與再生》】FB Page
【相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