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供以下指引讓您能清晰地向群眾介紹您的項目)
靈感來自
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頻繁出現︰風災、雨災、旱災及森林大火,土地與土壤的品質受到嚴重破壞,很多地方無法正常耕作;加上有些國家在長年政治動盪下,發生戰爭,城市鄉間遭到破壞,到處出現貧窮,飢餓的兒童數字不斷上升。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 學生進行機耕作︰將廚餘變成有機肥去改善現有泥土的質素,學習種植合時令的蔬菜,如蕃茄、蘿蔔、生菜等食用植物,透過播種、翻土、澆水、除草及施肥等工作,學懂照顧提供我們每天營養的食物。過程中要細心觀察,量度植物的高度變化,並找出問題︰怎樣才是安全又健康的植物,種植時對周圍環境有甚麼好和壤的影響,這些都學生要嘗試改善和解決。
- 種植食用植物時,若發現周圍的環境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學生們就嘗試去改善種植環境,例如︰建設溫室︰減低無常天氣對植物的傷害,透過種植不同的植物,尤其是鮮艷的花草,使吸引不同的昆蟲,幫助花粉傳播,使食用植物結果纍纍。
又透過裝置太陽能板,學生研究安放LED燈或通風設備,使客觀環境更有利植物生長。過程中,學生要學習觀察,stem 活動︰比對、思考、實踐及記錄,並與社區的街坊(長者及服務人員)分享,了解不同植物的特徵,使培養悉心照顧的生命的態度。
3.學生除了解周圍種植環境的情況及植物的特性外,進一步嘗試解決世界某些居住地方的小孩長期飢餓問題。目的是讓貧窮的孩子得到安全及營養的糧食,所以我們計劃將以上的想法寫成計劃書,獲得基金後,便購置「智能種菜機」,讓學生進一步透過stem活動,探討怎樣利用科技去解決世界的問題。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1. 學生進行機耕作
2.種植食用植物時,若發現周圍的環境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學生們就嘗試去改善種植環境。
3.學生除了解周圍種植環境的情況及植物的特性外,進一步嘗試解決世界某些居住地方的小孩長期飢餓問題。
4.讓學生進一步透過stem活動,探討怎樣利用科技去解決世界的問題。
- 利用水耕技術,在室內地方種出新鮮、健康、即食的蔬菜香草。
- 以LED種植燈設計、智能環境感測和控制系統,及循環式水流系統,使模擬自然環境,造出對植物生長最有利的條件,讓學生以無土方法種出無添加又安全的蔬菜。
- 學生可配合手機應用程式,提供他們多元全面的種植知識、健康食譜及與社區人士分享無土,慳水及不受極端天氣易影響的種植。
- 最後一階段,學生可以在公司提供的網上平台,分組自行設計所想種植的食用菜,他們要研究調節植物所需的水份、養份、燈光照明的時間及強弱,這過程已超越單單寫coding的框框,而是真實地,看得到、觸摸得到及品嚐到的科技種植學習體驗。
我們遇到的挑戰
- 老師對這方面的知識及技術有限。
- 同學每星期只有一節45分鐘時間學習。
- 老師需每天提同學到花園協助澆水及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 我們需要購買智能水耕種植機、LED種植燈等不同設備了解不同的種植方法。
- 我們需要手機應用程式,提供他們多元全面的種植知識、健康食譜,故此我們需要支援及技術人員/導師指導及教授同學。
- 我們需要在公司提供的網上平台。
我們是誰
我們是浸信會天虹小學的P.3同學,我們的成員有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