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決定幫助的對象是麥韶洋。原本11歲應該蹦蹦跳跳,與同輩於校園讀書的麥韶洋,不幸患上了罕見血癌T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自此韶洋開始漫長治療療程,不過不幸地,治療約10個月後,因韶洋持續感到頭痛,院方於是在其背部下方的脊椎抽取液體檢查細胞,竟發現有「早期復發」迹象,急需換骨髓。目前,醫生估計其存活率只有一半,韶洋由上月22日開始於兒童醫院留醫,現時免疫力指數為零, 由於藥的劑量相當重,要承受頭痛、肚痛、嘔吐等多種副作用,非常痛苦。在過去一段時間,他更受腸發炎困擾,一天要去六至七次洗手間,即使在半夜也要上廁所。現在不能進食或喝水,只能注射營養液。醫生指:即使骨髓移植成功,仍有很大機會受到感染以及出現併發症,所以韶洋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現時韶洋仍然留醫,並需繼續一連串電療及化療療程。
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兒童醫院指本港每年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例少於5宗,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化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而韶洋正確診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於醫院接受治療。醫療團隊會繼續因應其臨床情況提供適切的治療及協助,並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讓其了解治療進度。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表示急性淋巴白血病,簡稱ALL,屬於兒童常見癌病之一,可分為B型及T型,後者約僅佔15%,屬於少數及罕見,其中明顯的臨床病徵是淋巴腺腫大,而且病細胞相對比較惡,暫時未有針對性標靶藥物,因此治療十分棘手。
我們呼籲市民登記為周邊血幹細胞及骨髓捐贈者,希望為韶洋找到合適骨髓捐贈,以重獲新生,讓韶洋及其他患者有機會得到一個正常小朋友的童年。詳情可以:https://www5.ha.org.hk/rcbts/stem-cell-donation


靈感來自
網站(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癌病基金會、癌症兒童 麥韶洋)、影片(腦癌病童Rachel媽媽的話|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癌病兒童「天堂來的信」、「陽光學堂」助癌症病童重返校園)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幫助癌童:癌童的心理、幫助他們快樂地度過治療、完成臨終的癌童的願望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從沒有頭緒,到上網搜尋多個網站,最後選擇了多個機構: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癌病基金會,想辦法怎樣幫助癌症兒童,再構思如何接觸他們的癌童,例如:發電郵,致電等等,然後開始預備聯絡他們的資料,再開始幫助癌童。
我們遇到的挑戰
- 究竟怎樣才能真正有效幫助癌症兒童?
- 資料不足夠
- 如何接麥當勞叔叔之家和兒童癌病基金會的癌童
- 如何聯絡麥韶洋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你們的支持和捐款:
- 金錢( 我們會將一部份作為我們用來幫助癌童,另一部份會直接捐給癌童的家人)
- 快速測試(新冠病毒)
- 骨髓/骨髓血液(可到香港紅十字會)希望為韶洋找到合適骨髓捐贈,以重獲新生,讓韶洋及其他患者有機會得到一個正常小朋友的童年)詳情可到(香港紅十字會):https://www5.ha.org.hk/rcbts/bm-donation-modehttps://www5.ha.org.hk/rcbts/bm-donation-mode
我們是誰
謝諾行、林文薈(總經理)、柳悅浠、余靖然(副總經理)、黃詠聰(秘書)、謝映晞(財務總監)、黃子熙(市場總監)、陳詠心(創作總監)、江芷穎(聯絡主任)、徐敏聰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