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周六特別疲倦,過去兩天都在通宵打 Code 和升級伺服器,精神都不太好,幸好有用戶傳個 Facebook Message 給我,發現有幾隻臭蟲跑了出來,修好了。
蘋果果籽記者朋友告訴我今天報導會出,所以今朝訓前落街買了三份蘋果和 M 記新出的早餐,回家就頭皮有點發麻,早餐都沒吃就跑去睡了。沒想到剛醒了,就被 Whatsapp 及 Facebook 轟炸,抱歉我頭痛得無法立即回覆,咳咳。
【專題籽】靠政府嘥氣 90後寫程式 404 not found尋人
http://s.nextmedia.com/apple_sub/a.php?i=20160109&sec_id=16510419&s=16516677&a=19444110
正題,我是一個 Software Enginner,這年來都為設計及製作出不少程式,方法和技巧可以分享一些:其中之一就是每天花很多時間去尋找和汲取靈感。
我會去看國外的設計收集網站,會去看國外有什麼有趣的社會點子正在執行,也會去下載被知名網站推介的 App 和 Website 並仔細玩玩。當然我所做的不只是看,每每發現喜歡的設計,我會把頁面保存到 Pocket 及 Google Keep。
我亦有一種習慣,只要是有趣的點子我就會立即 Google 找找國外有沒有人做這些事,再了解他們為何要做,如何做,誰人去做;很多人都只著重結果,反而了解一件事的成長過程我認為永遠是最捧的。因此我十分喜歡國外的網絡生態,大家都是在網絡上分享團隊和個人間的案例教學,具實踐代表性的案例越來越多的湧現出來。
當初想到「Not Found 找不到計劃」的雛形就是 Google 一下 「404 Missing People」 的方式找到 Notfound.org,我和拍檔 Nelson 以不足兩天的時間,建立了最最最小但可行的產品,然後向其他成員 Pitch 這個 MVP,大家都首肯去做,就著文宣、圖像、測試等分工各自工作。
由 0 到 1 就用了不足五日時間,而產品發佈的地方也要選擇合適,我們二話不說在 Code4HK Group。喜出望外的事,發佈一小時左右就有果籽記者聯絡我想做訪問,哈哈⋯⋯
我們學到了什麼,開發產品至推出到市埸的過程從不是簡單,我們很容易進入一種設計心態:我需要最好的產品。但我們很快意識到,第一,產品使用者不是我,而是公眾;第二,使用者需要的不是最好,而是最合適。因此開發者在追求完美設計同時也要適應世界,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的迭代,並盡快推送給使用者手中,這樣才能保持設計過程中的假設是否正確。
在跟時間和資源比賽期間,或者沒有足夠時間完成及實作完整設計方案,很多人都怕遇上困難,不管是現實的約束,或是技術限制。在開發及設計產品階段,投入並嘗試永遠是正解,尋找並吸收其他人的經驗,在新的項目中進行分工與不斷試驗,為了找出那些答案大膽而走出舒適區,接受挑戰並且自我成長。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為自己做出的產品感到驕傲和興奮,距離我們在「Not Found 找不到計劃」已經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時間了,保持和現有網站管理員和新的使用者溝通是不二之法,讓產品變得更好是作為工程師的目標,讓社會變得更好是作為公民的責任。
同時我們會繼續讓更多人認識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方式,並盼望 2016 年更多有趣的社會創新項目在 Collaction 出現,推動香港的社會改革。
感謝團隊,讓 Like and Share 送給他們:
- Himphen Hui-工程師 (及製蟲專家)
- Nelson Chan-工程師(及除蟲專家)
- Amy Rice-文宣專家
- Camelie Ma-美術專家
(廣告 Mode)
Collaction 是一個社會創革者展示社會創新項目的網絡社群,使他們和群眾彼此交流及學習。任何人可以在 Collaction 上分享項目的故事,包括啟發這個意念的源頭、團隊的成長經歷,以及群眾如何參與其中。我們把「Not Found 找不到計劃」的項目內容都放在 Collaction 上,https://www.collaction.hk/s/notfound,歡迎給予意見。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我們必須要清楚,世界真的不一樣了。網絡協作參與將是未來趨勢,使更多社會創新項目加速成長。別再閉門造車了,一起加入 Collaction,分享您的計劃,以及提供您的資源,使社會變得更好:https://www.collaction.hk/signup
(廣告 Mode 2)
如果你有看「Not Found 找不到計劃」果籽報導,我推介兩本書給各位有志網絡創業或有志投身社會創新的朋友:「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及「從0到1」,但你會發現這兩本書的觀點其實有所相反,切記要細嚼書中意思,勿囫圇吞棗。
(PS)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聯絡 hello@collaction.hk。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載:本著作是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