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天棄掉約3600公噸食物殘渣(廚餘),大部份廚餘仍可食用的;而社會有不少人吃不飽。廚餘帶來嚴重的問題:消耗地球資源、迫爆堆填區、發出臭味,滋擾民生、釋出甲烷,加劇全球暖化、處理廚餘浪費大筆公帑等。為了解決廚餘問題,我們發起「惜食、減廢、愛地球」行動,學做「惜食」廚司。我們回收剩食,分給有需要人士;學習廚藝,與人分享食物;學習如何讓廚餘「再生」;尋找獨特烹調的食譜,分享個中的故事。請多多支持!
???推出「平民美食車-夢想之第一桶金計劃」,比有志為「夢想」努力撲水嘅你,靠自己(擺美食檔)搵第一桶初創資金嘅機遇。
食物太多,點算?掉又覺得浪費;捐又唔知攞去邊好...最後,啲野食就係咁等到過期,結果都係要送去堆填區。「社區雪櫃」就提供咗一個比大家分享食物嘅平台,邊個有太多食物,就捐出去;邊個口痕,就去掃食。
黑窗里(前蘇波榮)重開眾籌:素食 | Infoshop | 圖書館 | 漫畫閣 | 音樂 | 放映 | 版畫-我們要建立一個陣地,讓相近的人得以聚首籌謀、交談思考、共同學習;與友伴共同生活,彼此庇護、照顧、給予身體及精神上的實質養份。
活耕建養地協會致力於南涌營建生態社區,培訓年輕農夫。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活動收入大減;農田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受到野豬頻繁侵擾,嚴重影響兩位初起步的年輕農夫的日常耕作。因此,我們發起此次眾籌,希望集公眾之力,繼續支持年輕一輩實踐生態友善的耕作。
這是一石二鳥的籌款計劃: 本地年青農夫組成的「復耕者聯盟」決心種出一萬斤有機冬瓜,並送出部份給大銀籌款,大銀將會連續三個月跟進報導。 而大銀賣冬瓜籌款舉辦「生死學堂」和開辦「好命人工作坊」,希望透過月捐減輕目前的財困。
好的食物是身心最好的治癒。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社福機構既面對保持現有服務和援助的壓力,亦發現急升需要的新失業或收入受影響群組。壹屋兩餐以街坊溫飽為目標,為有需要街坊提供健康、安心的果腹之糧,一邊光顧受影響食肆,一邊以最低價格售賣食材和外賣飯盒予因疫情而有收入或經濟問題的街坊,達至本土經濟及民生皆受惠的局面。疫流而上,以分享成就足夠,願大家在疫境安心自處。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辛苦,我們很想為他們做點事情,但我們不能工作與賺錢,不如我們一起學做爸媽愛吃的甜品,讓他們吃完後甜入心。甜品可以令人體的血糖上升。血糖上升時會提升情緒,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我們已嚐過坊間甜品,又問過爸媽最愛吃的甜品,首次嘗試做水果沙拉。原來自己弄的甜品如此美味。另外,學校稍後會參加「惜食堂」計劃,我們希望可以製作健康甜品給參加此計劃的老友記品嚐,讓「甜入心」行為推廣出去。
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愛吃蔬菜,每天把大量蔬菜丟掉,十分浪費。我們決定要幫蔬菜重新設計形象,發揮我們的創意,改變大家對不受歡迎的蔬菜的觀感,令他們喜歡我們為這些蔬菜精心設計的新形象。
學校的涼亭一直很少同學使用,而且同學對健康小食有很大的渴求,因此我們希望有一個出售熱食的小食亭。我們希望透過推廣健康素食文化,收集剩餘的食物,讓學生建立環保、珍惜食物的價值觀。
通過種植解決土地資源分配及幫助社區。善用遠郊荒廢及未發展土地,改作農田,並建立自動及遙控耕作機器農夫,協助農務工作及遠距離監控農地。種植成果會製作成健康美味的菜餚及食譜,並贈予社區內需要幫助的人,共建和諧。
研究及製造出適合兒童使用的廚房設施及廚具,並且製作美味的食物分享給他人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