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都不同,但看來很多香港人都常常會感到不快樂,從報章、雜誌亦不難找到相關的報導及評論。聯合國公佈的《2017年全球快樂報告》中,香港在155個國家中,快樂指數排第71位。正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快樂,而不快樂的源頭人人不同,我們或許不能幫助身邊每個人去解決他們不快樂的根源,但我們希望能透過服裝、化妝,到學習一些小丑的把戲,甚至探訪及road show,將歡樂及正能量帶給身邊的人。
根據上年度港人壓力指數調查,香港壓力指數創新高,而最近開心指數統計,香港人排第71位,遠遜新加坡及台灣,面對充滿壓力的社會,有沒有想過做一些事將快樂傳開去?我們組想運用簡單的「工具」-氣球,扭出色彩繽紛,有趣可愛的造型,把歡樂帶給身邊的人,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提升正能量。當我們學會扭氣球後,就會延續到另一個營商學習計劃,學習做網頁、設計單張宣傳我們的扭氣球服務,体驗一下做小老闆的滋味。
觀看影片,見到影片中有輪椅人士,學生便提議製作輪椅,希望方便長者外出,以及想為輪椅加設娛樂功能。仔細討論後,發覺部分學生與長者同住、或有機會接觸長者,大家都想關心、認識和幫助長者。
小朋友的世界裡是什麼?有人說是玩具、有人說是電子產品、有人說是讀書考試。我們卻想用小小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社區,為市民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環境。
到老人院、幼稚園等場所表演 「環保時裝Show」,可以實現孩子們幫助別人、保護地球的夢想,孩子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用自己的巧手變廢為寶、裝扮生活的快樂。同時,在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孩子們的想像力,激發孩子們的創作靈感,展現孩子們的風采,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在給老人家和幼稚園孩子們帶來歡樂時,也可使更多人們明白充分利用身邊資源可以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更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擁有環保意識。
小四學生為環境、為健康、為報恩,綠化社區,創造好環境,盡心盡力。
「請別以貌取書」
為鼓勵社區開拓更多耕作的空間,本計劃將持續為長者提供有機耕作手推車,為長者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動/興趣。
士多常常出現在在民居中,提供服務同時也與身邊的人和事建出了濃厚的感情,在這個大型連鎖超市當道的年代已不再復見,東區好士多希望可以秉承士多的人情味和本土特色。
“街友守望Assemble” 期望跳出傳統社福機構或僵化或不對等施受關係,立足於“同行者”的水平位置,與露宿者一起建立身份及社區認同,一起親力親為改造自己社區,印証自信與尊嚴
現時男同志只要進行過男男性行為,就不得捐血。我們認為要一視同仁。
我們是一群相信參與就能帶來改變的年輕人,希望以報導與資訊分享,讓人重新關心東涌,一起改變社區。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