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聞》是一份逢兩個月出版一次的社區報,團隊希望透過平台為每兩個月出版一次的《馬聞》籌得營運經費。
廣蔭頤養院與不同團體攜手開展為期一年的「疫」要你同行—Project Adopt計劃,重塑「社交距離」為「遙距社交」,透過網絡視像通話為長者與社區再次連結,用關懷力量來跨越孤單感。我們深信每人都擁有關愛能力,既是關顧者,也是被關顧者。透過互相分享生活經歷、互相欣賞,從而鞏固正面自我價值。完成計劃的參加者將獲得一份A+禮物包。參加者可與家人一起享用或透過我們的網絡轉贈至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手中。
《原來我》係一個關於「我」嘅運動,透過唔同類型嘅製作,包括放映體驗會、互動短片、故事等,同你一齊行做返自己、延伸自己嘅旅程。
地圖,反映人們之間的互動。不同的地圖提供了不同的資訊,有無可能將所有地圖滙在一起呢?
Shareables by JupYeah 與非牟利組織及社會機構合作籌集物品,使有需要人士得到真正適合的資源。有需要人士不再受制於別人捐贈的意願,或耗費不少金錢及時間搜羅及購買新品等情況。有需要人士不但取得合用的二手物品,亦為環境出一分力,免卻不必要的消費。
年近歲晚,相信大家都會從不同途徑收集到許多公司團體的月曆,有時可能多得掛不完。但有些社區朋友卻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未能得到一份新一年的月曆年曆日曆,讓新年添上一些氣氛。 我們希望可以收集 2017年年曆/月曆/日曆,然後在區內免費派發,重新分配,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月曆年曆來送暖!
食物太多,點算?掉又覺得浪費;捐又唔知攞去邊好...最後,啲野食就係咁等到過期,結果都係要送去堆填區。「社區雪櫃」就提供咗一個比大家分享食物嘅平台,邊個有太多食物,就捐出去;邊個口痕,就去掃食。
因為想吃真正無毒無農藥的菜、因為想每個人都可以係近近地自己的地方種野、因為想社區自給自足、因為想社會公平分享,所以開始「區區有田耕,到到種野食」的計劃。
流動工房連結閒置時間及物料資源: Make4All工房 連結閒置的時間和物資,集合公眾參與使資源增值,轉化為回饋社區的產品及共同的手作體驗。Make4All提出共享經濟下,社區生產重配社會資源的可能性。A mobile workshop that links up spare time and resources to produce product for all.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辛苦,我們很想為他們做點事情,但我們不能工作與賺錢,不如我們一起學做爸媽愛吃的甜品,讓他們吃完後甜入心。甜品可以令人體的血糖上升。血糖上升時會提升情緒,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我們已嚐過坊間甜品,又問過爸媽最愛吃的甜品,首次嘗試做水果沙拉。原來自己弄的甜品如此美味。另外,學校稍後會參加「惜食堂」計劃,我們希望可以製作健康甜品給參加此計劃的老友記品嚐,讓「甜入心」行為推廣出去。
音樂可以紓解身心的緊張,使人放鬆,恢復幹勁。研究證明玩音樂能促進小朋友的大腦發育,甚至對人格培養和情商能力發展都有正面的影響。 我們希望運用不同廢物或資源創作樂器,既環保,又可發揮創意。自製樂器,才能讓小朋友真正成為音樂的主人!享受自製樂器的過程,享受敲打彈奏樂器的樂趣,更可激發創造音樂,表達自我。 我們將會在計劃後期探訪老人中心,與老人家一起彈奏自製樂器,讓長者也享受音樂的樂趣。
一學年內持續關心特定的獨居長者,陪伴他們過節、拍"家庭照",使他們感到"家人"關心和溫暖,傳遞長幼共融的訊息。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