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蔭頤養院與不同團體攜手開展為期一年的「疫」要你同行—Project Adopt計劃,重塑「社交距離」為「遙距社交」,透過網絡視像通話為長者與社區再次連結,用關懷力量來跨越孤單感。我們深信每人都擁有關愛能力,既是關顧者,也是被關顧者。透過互相分享生活經歷、互相欣賞,從而鞏固正面自我價值。完成計劃的參加者將獲得一份A+禮物包。參加者可與家人一起享用或透過我們的網絡轉贈至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手中。
遇上法律問題要搵律師,市民沒有門路,只能靠口碑、問相熟親友,或從社交圈子搜尋,但又要擔心費用問題,無從格價。 Legit由傳媒人、創科人及律師創立,透過「一鍵搜尋」、一站式比較常用法律服務收費,提升透明度和法律服務可達度,鼓勵市民增加使用法律服務。
有關香港失蹤寵物的社會項目。動物不會說話,更加依賴群眾的留意去尋回。計劃透過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方式有效收集和自動發放失蹤寵物的資料到不同網站及社交平台,讓更多群眾了解資料並提供協助。
年輕人想創業,先要了解金錢流向,創造真正的自我管理風格,因為遊戲能反映真實行為。
課餘與同學一起到遊樂場玩耍,是小朋友單純的心願。透過到遊樂場玩耍,可促進小朋友的社交、溝通能力及創造力。可是,跨境學童及本地學童受到地域的限制,課餘及假日也較少機會能到遊樂場一起玩耍,網上遊戲平台成為了他們溝通的主要途徑。有見及此,一群式宏家學生希望能於心之校園內設立一個遊樂場,讓同學們能於小息、課餘,甚至假日打破地域界限,與同學一起玩耍。
我們希望以囚友的故事作為藍本,拍攝成為一齣微電影,再把作品送到懲教院所及上載到社交平台,讓社會大眾關注在囚人士和更新人士需要,向他們表達愛與關懷,藉以減少他們被歧視及不平等對待的情況。
要在2019年的某一天,用5個小時行走20公里,跨越某一個山,並把整個過程拍成一段幾分鐘的短片上載社交媒體,用作籌款,支助某一間救助流浪貓狗的組織機構,眾籌的目標是每人每公里100元。
少數族裔孩子的文化和背景各異,但提起中文一樣好怕 。而中文弱, 不僅阻礙學習,還窒礙社交發展甚至日後的求職路。他們天真爛漫,夢想成為醫生、老師和建築師… 但現實中,很多終會落入運輸、地盤和保安這三大工種,被剝奪社會上游的機會。要幫助他們,最迫切的方法是讓他們學好中文。我們打算設計一些有趣好玩的教具如桌上遊戲,從而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愛上學習中文,樂在其「中」。讓愛驅走歧視,相愛互助。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