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民間管理及更新的開放平台,轉載立法會公聽會的最新資訊,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於議會發言,直接向立法會反映意見
曾於2012年製作港視節目《飄 - 福島特輯》的前港視編導(蔡錦源)、撰稿(張可兒)、助導(麥家恩),2017年再赴福島,獨立製作《311 - 復興與再生》,邀得專於文化藝術政策研究的灣仔區議員楊雪盈參與,走遍福島沿海地區,紀錄居民各自籌謀,自己救自己的故事。
從生理衛生、月事用品歷史、環保與健康、社會政策與性別平等等多角度剖析月經。內容扼要深入淺出,更配搭了不少趣味圖像資料、延伸閱讀及活動建議讓大家輕鬆討論月事。出版計劃得到MaD累積學習計劃 2016的種子基金及群眾集資支持,已完成電子書製作、印刷及寄到全港中學。現階段需要透過集資,進行印刷及推廣至小學的工作,讓教育工作者/家長能以不同角度認識月經,支援她/他們與少年展開討論,改變月經不能說的文化﹗
我們希望開發流動應用程式,紀錄小學生午膳進食情況。本系統內設排名榜,表現優異的同學們將獲得「校長廚房」入場券,以鼓勵學生珍惜食物。為增進學生對「惜食」的關注,我們定期在程式中分享有關的資訊以教育學生,並將「惜食文化」宣揚開去。最後,所有收集得來的數據將如實反映給各持分者,如午膳供應商、學生、家長及學校管理層,以協助他們制定政策,以達致可持續的發展。
本組織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我們將透過多種方式(圖、影片、民調等),介紹不同本地政策的發展和內容。希望能夠令本地市民更加了解和我們生活相關的政策,並在有和該政策相關的事情發生時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藉此促進公民社會及其之發展。 我們亦會不定時發表文章去討論及分析現時的政策,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希望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
以親手製作竹單車為切入點,反思香港的嚴重傾斜交通政策,以推廣城市單車的大前提下,實踐自主生活模式及推廣社區永續發展。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