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閒置而健全的計數機並交予高小/初中學生,減少購買新計數機,節省金錢,物盡其用,環保是福。
香港每天棄掉約3600公噸食物殘渣(廚餘),大部份廚餘仍可食用的;而社會有不少人吃不飽。廚餘帶來嚴重的問題:消耗地球資源、迫爆堆填區、發出臭味,滋擾民生、釋出甲烷,加劇全球暖化、處理廚餘浪費大筆公帑等。為了解決廚餘問題,我們發起「惜食、減廢、愛地球」行動,學做「惜食」廚司。我們回收剩食,分給有需要人士;學習廚藝,與人分享食物;學習如何讓廚餘「再生」;尋找獨特烹調的食譜,分享個中的故事。請多多支持!
設計能清理海底垃圾的水底機械人,並分類回收塑膠及金屬
由於現時塑膠製品泛濫,塑膠垃圾會隨之流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日趨嚴重,海洋生物會被塑膠垃圾纏繞受傷或是誤食塑膠而死亡。有見及此,我們組26個小朋友希望變身為走「塑」小偵探,推廣減少使用塑膠,並運用6R原則把兩種比較容易回收的塑膠升級再造,把塑膠垃圾變成一些有用的物品,但現時我們只有一些初步的構思,我們需要相關的資源和技術幫助我們,亦幫助海洋。
「廢物」一向是不起眼的東西,給人骯髒的感覺,但其實只要大家多觀察、多發現,就會見到「廢物」中的不同美麗色彩。我們組將以不能回收的膠樽蓋為主要材料,創作一系列的樽蓋壁畫,為學校帶來一條有環保教育意義的藝術廊,希望藉此宣揚大家的環保心,本來「唔要」、「Dirty」的廢物也能成為「美麗」、「吸引」的無價藝術作品。
香港棄置塑膠量不論上升,已直達每年最少80萬公噸;然而回收量卻一直下降。膠樽一定是廢物 ??? 未必 ! 就讓我們給膠樽一個重生的機會,讓它們再次變得有價值。
同學們發現香港有一個風氣-「快速時裝」(Fast Fashion),意指不少品牌每季也推出一些廉價的時裝產品吸引消費者快速購買和更換時裝。於是,近年香港人製造了不少時裝垃圾,同時把不用的衣服放滿了衣櫃。惟與此同時,同學亦留意到香港有不少露宿者和獨居老人在寒冬沒有足夠的衣服和被鋪。故他們忽發奇想,想到利用回收舊衣服製作一張「式宏百家被」,向有需要人士在寒冬送出一點溫暖,展現式宏孩子的慈悲心。
每家每戶每天都棄置大量垃圾,但有調查發現有六成可回收,我們想由每家開始減少"假"垃圾,我們覺得人們將一些可回收的東西扔掉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及阻塞家中,我們想以UPCYCLING+設計+科學知識做一本家居百科全書,教人用棄置的"垃圾"重做有用的用品,以解決生活上的浪費。
世界上能在10至15秒 內喝完一瓶樽裝(膠樽) 飲品的人,多不勝數!卻不知到這些「短命膠」(膠樽) ,變為廢物後,需要經過數百年才能分解!為了拯救地球,除了要減少使用膠樽外,我們還可以賜予這些「短命膠」第二次生命,讓它們重生。透過回收再做,並加入STEAM元素,把「短命膠」變為藝術品,成為一些既實用又美觀的環保燈飾,把光亮帶給世界上每一個人。「善用膠樽,變廢為寶,我哋做到!」
一群環保小先鋒希能夠身體力行,保護環境!小朋友發現身邊充斥浪費資源的情況,環境受到破壞。認為自己都能夠出一分力。透過拍下植樹、分類回收等活動的過程,宣揚環保意識。故此,希望能加入環保團體舉辦的活動,並拍攝影片作宣傳之用。謝謝!
透過回收餐廳廚餘,為露宿者提供美味健康的飯糰, 一方面環保,另一方面能夠解決露宿者的健康需要,一舉兩得。我們將以最環保的包裝, 為露宿者免費提供食物, 希望宣揚環保, 關懷貧窮, 珍惜食物的訊息
學校經常積極宣揚環保意識,盡力在校內提倡環保文化,培養學生成為負責任的環保公民,例如:師長會鼓勵學生在節日以電子賀卡代替一張張的聖誕卡,推展電子通告等。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加強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情操,在學生心中種下環保的種子,於是我們想再作進一步,不單只回收廢紙,並把廢紙化作再生紙,貫徹環保教育的理念。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