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遊樂場設施大同小異,都是幾乎一式一樣的膠滑梯、「紙尿片」鞦韆、搖搖馬、爬架......但其實小朋友才是真正的用家,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兒童的心聲吧!
生死不應待到醫院先談,捐助大銀BigSilver舉辦每月生死學堂,讓社區定期深入探討生死議題。
一杖在手 長者樂無憂 「一杖在手」小組將會設計一件附有功能的拐杖工具,例如在上面加上棋盤、救命鐘或收音機等,令長者可以手持一枝富娛樂性的拐杖。小組學員正尋找更多接觸和了解長者的機會,以完善拐杖的設計。
課餘與同學一起到遊樂場玩耍,是小朋友單純的心願。透過到遊樂場玩耍,可促進小朋友的社交、溝通能力及創造力。可是,跨境學童及本地學童受到地域的限制,課餘及假日也較少機會能到遊樂場一起玩耍,網上遊戲平台成為了他們溝通的主要途徑。有見及此,一群式宏家學生希望能於心之校園內設立一個遊樂場,讓同學們能於小息、課餘,甚至假日打破地域界限,與同學一起玩耍。
曾於2012年製作港視節目《飄 - 福島特輯》的前港視編導(蔡錦源)、撰稿(張可兒)、助導(麥家恩),2017年再赴福島,獨立製作《311 - 復興與再生》,邀得專於文化藝術政策研究的灣仔區議員楊雪盈參與,走遍福島沿海地區,紀錄居民各自籌謀,自己救自己的故事。
露宿者是香港的弱勢社群,近年人數有明顯增長的趨勢,也是在社會上被遺忘的一群!我們藉著探討他們的需要,希望能為他們付出一分力、付出一點愛。其中一篇報導,一位前露宿者說道:「能夠幫到我們脫離的是工作和居所。」找工作—需有穩定住址及整潔的儀容。有見及此,我們希望透過製作清淨氣味產品,把關懷及愛心帶給他們!
教師每天上課下課、上落樓梯,體力的消耗也不少。 我們在學校訪問了超過30位老師,結果大約一半老師也認為,身體上因每天授課影響最大的,是「聲帶」及「腰、腳」部份。 有見及此,我們設計了一個名為「教師伴侶」的產品—把「手杖」、「摺椅」、「藍牙話筒」三合一。老師平日可把它當作手杖,而於上課時它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音響系統,老師更可把它變成椅子,坐在上面進行授課,一舉三得!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顧名思義,能夠讓長者活得健康長壽,讓他們活得愉快尤其重要。然而腦退化症正威脅長者,有統計數字患者人數日益增加,估計到了2032年會急增至廿八萬人。故此,我們希望透過「寶」你長命「自能」箱內的產品,來增強初期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並透過箱內小遊戲的刺激,減慢虛退。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
此聯絡電郵會顯示在訊息中。